素材家园

新闻中心|NEWS

丝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主页 > 丝绸文化 >

丝绸与红门局

来源:小杉 作者:hsdp 发布时间:2016-06-28 点击数:177


  杭州一直以来不仅湖山秀美,丝绸业也十分发达,它比起法国的里昂、英国的曼彻斯特、意大利的米兰传统更为深厚、传承也更为悠久。熟知杭州历史和地名的人都知道,东起今天的定安路、过延安南路、西至劳动路之间有个叫“红门局”的地方,它和艮山门、机神庙一样,是与杭州丝绸有着渊源联系的又一处遗址。
  明朝永乐年间,朝廷对建在原南宋皇城边上凤山门里朱家桥斯如坊的杭州织造局感到交通不便,场地狭小破旧,地势低而潮湿,所以选择在涌金门的旧御史台址,在太常寿、欶令所、南井等官署遗址上重建新的织造局,规模宏大,建有大门一座,正厅三间,东西二库,提调厨厅、局官厅房屋七十间,正厅悬挂“天章首焕”的匾额。又置围墙,立中门,内有房屋百二十余间,分为织罗二作,其大堂的匾额写有“经纶”二字。因新局大门为朱漆大门,民间俗称“红门局”,并作当地地名一直延至今日。
  从吴越国开始,杭州便设有官府织物机构,专事采办、制作丝帛织物以供朝廷。到了明代,杭州丝织产业已颇具规模,明永乐二年(1404),朝廷在御史台旧址专设织造局,负责织染绸缎。旧时的“红门局”因属官营的杭州织造机构,所以也与江宁(今南京)、苏州合称江南著名三织造,一起专为朝廷生产织造上用绸缎、制作朝廷所需的龙袍凤冠、官服缎靴。红门局汇集能工巧匠,精染细纺各色绫罗绸缎,做工考究,质地优良。官营织造的规模生产,也带动了民间蚕桑丝织业的发展,在艮山门、机神庙一带基本为民间织造,只能生产一些低档薄型的绢帛产品。
  红门局的建筑采用园林式布局,石山木廊,广种梅花三百株,每当梅花含苞待放之时,彩帛与梅花相映成趣,官局这时可能也被这美景所打动,做了一个开明的决定,允许市民前去观赏,红门局成了杭城赏梅的佳所,更有文人雅士赋诗助兴,使之更负盛名。有《红门局看梅》一诗写道:红墙婉转护官梅,早向东风取次开。笑我三人头尽白,也随游女看花来。嫩晴天气午风和,坐对茶烟扬碧柯。领略花间春意趣,机声停处鸟声多。
     红门局里景色是美的,但是织造工匠们是辛劳的,真是织绸的没衣穿啊。杭州官营织造机构由朝廷直接掌管,并设有织造太监一名,专门负责管理苏杭两地朝廷规定的织造任务及临时性的织造任务,这种增派的绸匹,往往由当地官府硬派给城内机户完成,只付给机户很低的官价,以致机户赔累不堪,有的甚至倾家荡产。而在官营织造机构做工的工匠,均属徭役,无偿劳动。工匠中又分民间工匠和军队工匠,分别来自民间和军队,与元代的工奴相比,身份有所提高,但与一般市民相比仍有区别,更不得跻身上流。在织造中对工匠也规定了许多苛刻的条律,“织造缎匹,粗糙纰薄者,各打五十,若不堪用及应改造者,各并计所损财物及所费雇工钱,重者坐班论,其应供奉御用之物,加二等,工匠各以所由为罪。”
  到了清朝,官营织造的生产规模超过前面的几个朝代,织造局重新修缮,由东府、西府、织染、总织四个部门组成,其中东府为管理和驻扎之用,比如皇帝南巡杭州时,东府就要准备为皇帝驻跸之用。其余三处皆是织染工场。在乾隆嘉庆年间,平均年产达4683匹,居江南三织造局(江宁、苏州)之首。
  随着历史变迁,杭州民间的丝织业也快速发展,大量朝廷所用的绸缎也开始转向民间来完成,民营丝织业出现了“机户万计”的盛况,听父辈们说,原来要是那家人家有一张(台)织机,可以养家糊口了,如果有个两张织机,那就是一个小业主了。因此官营的杭州织造——红门局慢慢失去了存在的必要,1911年辛亥革命后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在杭州丝绸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是精湛的织染工艺,为“杭州丝绸”这张金名片积淀了厚实的人文底蕴。





工信部备案:浙ICP备0508913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242号